400-654-6266 support@141data.com

图片来源|Pixabay

内容来源|玩美数据等

银发浪潮不期而至,压力之下,养老已经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。根据最新的第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:

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,占18.70%(其中,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,占13.50%)。

与2010年相比,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.44个百分点,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,迅速增长的老龄人口也在迅速地转移压力到这代年轻人身上。

这一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有多大?

随着养老防老成为过去,以往几个子女赡养一对父母的现象,如今已多是一对子女赡养两对父母局面增多。

老年人口的增加,社会抚养比在提升,国内4-2-1或4-2-2的家庭数量不断增加,一对年轻人赚钱,需要养活的却是两对父母和1-2个子女。

无怪乎有人说这一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是最大的。父母在老去,但这一代的年轻人不敢老去,在他们身上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。

再加上医护这种相对特殊的行业,受教育时间相比其他行业相对更长,当医生朋友刚步入社会担负起责任的时候,可能同时也将面临父母的养老问题。

根据玩数调查显示,约36%的医护/科研人员目前需要赡养4个及以上老人,为最多。约18%的医护/科研人员目前需要赡养3个老人。目前需要赡养2个老人的医护/科研人员约占27%。而无负担赡养老人的仅占11%。

由此看来,医护/科研人员科研人员赡养老人的压力真的不小。

(数据来源:玩美数据 Base: N=276)

打破旧有的养老观念

养老压力的增加,也让人意识到依靠旧有的养老模式显然无法承担。从个人、家庭到社会、市场、政府协同承担养老责任,养老越来越不再仅仅是个人或家庭的事情。

最早养老的方式是单一的家庭养老,依赖于具有血缘关系的子女为老年人提供赡养服务。如今,养老的模式在变多:居家养老,即老人居住在家,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;机构养老,由养老院、护理院等机构提供养老服务;其他养老模式,如以房养老、候鸟式养老等。

养老模式的多样,也助推了人们养老思维的转变。玩数调查显示,医护/科研人员对于父母最偏向于“居家养老,由家庭照顾”,而对自己将来的养老更偏向于“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”。

在对父母的赡养方式方面,约43%的医护/科研人员选择“居家养老,由家庭照顾”,为最多。其次是“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”,占25%。另外,“居家养老,自行料理约占17%,“居家养老,聘请家政服务”约占11%,“养老机构养老“最少,约为4%。

(数据来源:玩美数据 Base: N=276)

在对自己将来的养老方式方面,“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”最多,约占40%;其次,是养老机构养老,约占18%。而“居家养老,由家人照顾”为最少,约占13%。

(数据来源:玩美数据 Base: N=276)

可见,医护/科研人员在对父母的养老时,更热衷于自己来提供赡养服务;但对于的养老方式,则更热衷于脱离家庭,减少子女的养老压力,由自己来承担起自己的养老义务。

这种养老思维的转变有赖于医护/科研人员对自身未来预期的信心,信任自己年老时仍有能力照顾好自己,同样也有赖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养老模式的综合化,家庭-社会-政府联合的混合养老模式为家庭和个人减轻了养老压力。

也有对当下养老的反思。这一代年轻人所肩负的巨大养老压力,让社会和个人看到不得不做出改变以应对。

对于社会来说,需要承担起更多养老的压力;对于个人来说,这一代年轻人经历过巨大的养老压力,会对自己的养老更具意识的准备,同时不希望自己也成为年轻人的累赘。